质量工匠之星
本报记者 仰山
“70后”刘兆峰是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部长,也是一名高级工程师。在制冷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方面,他已经达到专家级水平。他的质量理念是,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最终标准。刘兆峰说:“参加工作初始,作为当时试验室唯一的一名技术人员,我经常与设计人员研究制定设计方案、确定试验装置的设定参数、分析每一组参数是否存在异常、发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与设计者研究更改方案。在这个时期,我接触到了大量的新产品,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经验,这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。”
2008年5月,公司第一台R22-R23螺杆复叠冷媒机组在四川永祥多晶硅项目进行调试,调试多日,冷媒始终达不到要求的-60℃的设计“出水”温度。公司安排刘兆峰到现场协助分析。到达现场后,他发现低温段压缩机的蒸发温度与冷媒出口温度的温差很大。而换热器采用的是板式换热器,系统设计上制冷剂侧也不存在会集油积液现象,那么就极有可能是载冷剂(二氯甲烷)侧存在问题。他要求服务人员在载冷剂进出板换的位置分别安装了压力表,开机进行降温。随着温度的降低,他发现进出口压力表的压差在逐渐增大,分析后判断是二氯甲烷溶解少量的水分,温度降低后一部分水游离出来后在换热器表面结冰,导致传热温差增大及阻力增大。
尽管用户出具了二氯甲烷的出厂检验报告,他仍要求用户从系统中取样进行化验。与此同时,截断管路阀门,排净板换内的二氯甲烷,使用干燥的氮气进行吹扫,果然可见有水排出。利用板换结冰再吹扫的方式,反复进行上述的操作,载冷剂的温度逐渐降低,最终达到了设计要求的-60℃。用户的化验结果也证实了系统内二氯甲烷含水量过高的事实。随后用户对系统进行改造,增加了旁通管路和干燥过滤器,使得设备的运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。
2015年,为了解决市场上8ASJ170活塞机的耗油问题,刘兆峰主持成立了质量公关小组,多次到存在问题的设备现场观察外部条件,并组织机组在厂内试验室进行运转试验,反复观察最终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。困扰大冷多年的8ASJ170压缩机耗油、磨缸套问题彻底得到解决,每年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及服务成本约30万。攻关小组及解决方案获得2016年大冷股份QC小组二等奖。
2017年,针对降膜机组多次出现回油引射管裂纹泄漏问题,他查找资料并进行材料试压,找到原因,及时全面更换,对投入市场上的产品及时召回,降低维修成本超过50万。